工伤认定标准

导语 什么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什么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没签劳动合同,能认定工伤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定凭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职工如果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其他材料,如领取劳动报酬的证明、单位同事的证言证词等。

  工伤认定由谁申请?

  01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

  工伤保险遵循雇主责任原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承担首要的工伤申报义务

  申报时间限定为事故伤害发生或者职业病被确诊后的30日内。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02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工伤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

  申请时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受伤职工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难以亲自办理时,工伤职工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都可以成为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工伤认定有时限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

  工伤认定时限的起算时间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即申请人按规定完整地提交了申请材料之日。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的,应从材料补齐之日起开始计算。

  工伤认定决定应多久送达?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可以口头传达吗?

  不可以。工伤认定决定是工伤职工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也是当事人进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申请的依据。因此,工伤认定决定必须以书面方式送达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许昌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招聘】可获得许昌持续更新的招聘消息,含国企、名优企业、大厂、事业单位、教师编、胖东来等许昌招聘信息。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